中共山东艺术学院委员会关于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意见
2013/08/02
来源:浏览次数:

各党总支,各二级学院、各部门: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和胡锦涛在第九次全国文代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把广大师生员工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重大决策部署上来,全面提升我校的办学实力与社会影响力,加快推进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按照省委九届十三次全体会议精神和《关于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加快建设文化强省的意见》,根据学校党委的安排部署,现就我校学习贯彻全会精神,提出如下意见。
  一、进一步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学习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重要意义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文化改革发展重要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胡锦涛总书记在全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深刻地阐述了新形势下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重大意义,就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和做好党和国家各方面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这次会议是一次从战略上对文化改革发展进行研究部署的重要会议。
  全会通过的《决定》,全面总结我们党领导文化建设的成就和经验,深刻分析文化改革发展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在集中全党智慧的基础上,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提出了新形势下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重要方针、目标任务和政策举措。《决定》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肩负历史使命的深刻把握、对国内外形势的科学判断、对文化建设的高度自觉,充分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指导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纲领性文件。
  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对于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全校上下要把学习领会和宣传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和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政治任务。要深刻领会文化改革发展面临的形势任务,深刻领会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和重要方针,深刻领会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深刻领会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和到2020年的奋斗目标,深刻领会新形势下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深刻领会《决定》对教育系统提出的工作任务和要求,切实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关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决策部署和要求上来,不断增强学习宣传贯彻全会精神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增强广大师生员工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积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二、坚持不懈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师生员工,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一)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学校党的建设、人才培养、思想政治教育等各项工作,为建设高水平综合性艺术大学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基础。
  (二)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不断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牢牢把握师生满意的根本价值取向,以更加饱满的政治热情和科学务实的工作作风,努力探索适应现代大学管理要求的党建工作新思路、新途径和新举措。建立书记抓、抓书记的党建工作责任制,强化基层基础工作,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基层的先锋模范作用。
  (三)加强理论研究。艺术文化学院、公共教学部、艺术研究所等相关单位,要组织教师,围绕六中全会提出的有关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开展联合攻关,加强中华文化特别是齐鲁文化研究,加强文艺理论研究,力争推出一批有深度、有分量的研究成果。
  (四)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认真落实教育部《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暂行)》,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形势政策教育课程、教材和师资队伍建设,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六中全会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五)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开展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教育,努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积极开展各类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学先进人物活动,不断促进优良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形成知荣辱、讲文明、树正气、作贡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
  (六)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坚持立德树人,全面加强德育体系建设,继续完善融知识学习与人格培育为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构建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不断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科学化水平。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形势政策教育、国情社情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廉洁诚信教育,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法制宣传教育。实施学生人格培育工程,凝练我校50多年的育人特色,促进学生全面素质提高。定期举办优秀传统文化和齐鲁文化讲座或论坛,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继续加强辅导员队伍专职化、专业化、专家化建设。
  三、全面贯彻“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的优秀作品
  (一)坚持正确创作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正确文化立场,认真对待和积极追求文化艺术产品社会效果,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坚持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营造积极健康、宽松和谐的氛围,提倡不同观点和学派充分讨论。
  (二)加强传统文化艺术传承。充分利用学校地处齐鲁大地孔孟之乡、在文化艺术传承方面具有重要而独特地位的有利条件,努力挖掘、整理、研究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艺术形式和内容,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借助学校综合艺术优势,抢占省内艺术文化遗产研究的制高点,将音乐、舞蹈、戏曲、美术、手工艺以及民俗艺术等的各类传统艺术资源加以系统整理,加强对学校名师名家艺术风格、山东艺术家资料的整理和研究,为传承山东文化艺术做出贡献。
  (三)推动文化艺术创新。积极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倡导追求科学、追求真理、追求卓越的价值观念,营造敢为人先、敢于超越的思想氛围,塑造师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品格,学习借鉴国外文化艺术创新有益成果,增强作品时代感和吸引力。深入挖掘民族传统节日文化和革命传统文化内涵,推动观念、内容、风格、流派积极创新,推出一批对文化传承创新具有重大影响的优秀作品,为弘扬和传承民族优秀文化做出积极的贡献。
  (四)实施精品战略。鼓励教师在社会生活中汲取素材、提炼主题,以充沛的激情、生动的笔触、优美的旋律、感人的形象,创作生产出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具有民族特色、齐鲁风格、山东气派和广泛社会影响的精品力作。以第十届中国艺术节为平台,充分整合学校艺术理论研究、演出与创作资源,树立艺术精品意识和艺术品牌意识,集中优秀艺术人才,打造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文化艺术精品力作,创作生产更多人民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
  (五)推进中外文化艺术交流。进一步加强国际教育和海外合作办学,增强开放合作意识,积极推进国际交流,提高办学质量和水平。吸收世界优秀文明成果,促进对外文化艺术交流,形成多元文化艺术交流、融合、集成与传播的平台。推进中华文化艺术、齐鲁文化艺术走向世界,为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国国际影响力做出积极贡献。
  四、大力提升学校服务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能力,为文化强省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一)转变办学理念。积极发挥高等艺术院校在培养文化人才方面的作用,为山东文化建设培养、储备一批德才兼备、锐意创新、结构合理、社会需求的文化人才。面向社会办学,广纳社会资源,积极融入到山东文化建设中去,融入到文化产业的发展中去,为区域发展培养更多的文化人才。使学校成为山东文化发展的“人才库”和“智囊团”。
  (二)加强新型艺术人才培养。大力培养适应山东文化发展要求,善于开拓文化新领域的文化拔尖创新艺术人才、掌握现代传媒技术的专门艺术人才、懂经营善管理的复合型艺术人才、适应文化走出去需要的国际化艺术人才。
  (三)加快文化艺术科研成果转化。在“高水平成果、高级别立项、高层次获奖、高额度经费、高参与度和贡献率”上下功夫,充分发挥学校各研究所的作用,逐渐形成百花齐放、竞相发展的格局。加快文化艺术科研成果转化为文化生产力步伐,促使我校科研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四)加大艺术实践力度。提炼精髓,树立品牌,依靠京剧、民乐、美术等传统学科优势,精心打造一批既具有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特质、又赋予其鲜活的创新元素,既为国内观众喜闻乐见、又适合国外观众需求的优秀艺术作品,使艺术实践成果走近群众、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扩大学校服务社会的影响力。通过文化创意、文化营销、文化经纪、文化会展、文化鉴古等方面应用型人才培养,推动文化艺术经营管理与消费,打造服务亮点,更好地展示艺术实践成果。积极为文化强省建设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五)承担大型文化艺术项目。以打造艺术文化品牌为着力点,以国家级、省级大型文化艺术活动为龙头,以具有区域特色的文化艺术活动为基础,进一步激发文化创作生产活力,以高质量的文化产品服务山东乃至全国文化产业发展与创新。以国家“五个一工程”、重大革命和历史题材创作工程、重点文学艺术作品扶持工程为依托,鼓励原创和现实题材创作,不断推出文艺精品。
  (六)提升学校的社会服务能力。建立服务山东文化发展的体制机制。出台《山东艺术学院服务山东文化强省建设行动计划》和《艺术实践和社会服务创收分配办法》,充分引导调动师生为社会服务的能动性和积极性。要走出去服务社会,将文化触角伸向山东的每个角落,为文化强省建设做出更大贡献,争做文化强省建设的主力军。
  (七)拓展服务社会项目。充分利用大学生文化“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和文化志愿者服务等活动,深入基层,服务大众,使文化艺术更加贴近百姓生活。继续保持学校艺术论坛、金秋艺术节、泉城义工大学生志愿者服务、周末音乐会等有社会影响的山艺品牌,依据学校综合艺术多学科专业的优势资源,利用节假日向社会推出音乐、舞蹈、戏曲、美术、设计、摄影等讲座和培训。走出校园、打造山艺独特品牌,为丰富大众文化生活,提高大众艺术修养做贡献。
  五、注重工作实效,切实把学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转化为建设高水平综合性艺术大学的具体行动
  (一)调整学科布局。紧扣“强化内涵建设,全面提高质量,注重特色发展”的主题,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把学科建设作为学校发展的龙头和主线,解放思想,创新发展,强化优势,重点突破。依据学校现有的艺术学理论、音乐与舞蹈学、戏剧与影视学、美术学与设计学五个一级学科,音乐学、美术学、戏剧戏曲学三个“十二五”省级重点学科,以及“十二五”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文化创意产业与管理研究中心’作为着力点,把“特色发展,创新发展”作为学科建设与发展的工作目标,及时调整适应新的学科布局,依据学科建设的发展形式,对全校的科研机构进行整合,创新用人机制,盘活学校整个学科建设。
  (二)加大教学改革力度。适应文化社会发展和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需求,深化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改革,加大教学改革力度,在课程改革、教材优化等方面探寻新突破。调整艺术招生思路,探索艺术招生选才规律,适度扩大招生规模,确保生源质量。依据社会需求适时调整学科专业,完善人才培养方式。重点培养社会紧缺亟需的文化艺术人才,更好地增强人才培养的竞争力。
  (三)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落实人才兴校战略,优化、完善师资队伍建设的体制机制和配套措施。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凝聚人才。努力做到“外引”与“内培”联动,组建一批学术创新团队,着力造就一批在国内、国际上有影响的学科高层次领军人物和名家学者。努力推荐我校进入国家“四个一批”人才培养工程和文化名家工程人选,依托“泰山学者”、“齐鲁文化英才”等重点人才工程,加大对学科骨干教师、专业骨干教师和课程骨干教师的培养力度。树立教师必须德才兼备的导向,全面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出台奖励办法,确保培养出德艺双馨的艺术人才。为优秀人才创设一种“引得进,用得上,留得住”拴心留人的环境,防止人才流失。
  (四)注重学校制度建设。要根据学校发展和加强管理的需要,制定制度、完善制度、执行制度。坚持民主集中制,坚持依法治校,推进党务公开,逐步推进校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加大干部的考核力度,改进考核办法,推进人事管理、收入分配和评价激励制度改革,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形成有利于提高活力、提高效率、提高质量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符合山艺特点的现代大学制度。
  (五)推动大学文化建设。总结学校半个世纪以来的文化建设成果,加强校史研究,凝练山艺精神,创新艺苑特色。加强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环境文化、社团文化、廉政文化等建设,用共同的文化认同感凝聚力量。支持工会、共青团、妇委会等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建设利用好图书馆、美术馆、校史馆、梅园、汉画像石馆、鲁锦馆、剪纸馆等文化设施与资源。加强和改进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加强网上舆论引导,唱响网上思想文化主旋律。拓展文化育人平台,逐步构建具有山艺特色的大学文化体系。
学生的学习贯彻意见,由学生处、团委根据本意见精神,结合学生的特点作出安排。

  各党总支学习宣传贯彻情况,要及时报告党委宣传部。
  

中共山东艺术学院委员会
二〇一一年十二月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