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学院成功举办传媒大讲堂之“态度的魅力”学术讲座
2019年10月28日 15:27
来源:宋法刚浏览次数:


10月25日下午,《东方时空》纪录片导演大象(王向群)受邀做客传媒大讲堂,针对纪录片创作阐述“态度的魅力”。讲座由宋法刚老师主持,参加讲座的有传媒学院刘昂院长、谭青老师、万晓娣老师、戏剧学院路遇老师,以及传媒学院、戏剧学院的研究生和本科生。


大象老师从具体作品出发深入浅出的总结创作规律。首先分享了研究生董少晨《秋日》的创作过程和亮点,再结合自己的作品《如果没有你》展开讨论创作的“四个阶段”:“创作前决定拍摄方向——创作中注意镜头叙事——剪辑后诞生主题思想——观看后得出片子结论”。在阐述的过程中大象老师强调“细节的魅力”,强调镜头语言不能止步于“就事论事”,要“有情感”、“有态度”,好的纪录片要达到“场——景——人——情——命”的高度统一。

大象老师强调,要达到这种统一,不是仅仅熟悉纪录片的创作流程、仅仅掌握纪录片的拍摄技巧就能实现的,而是要实现观念的创新与突破。这种观念即指视觉美学的观念,也指价值体系的观念,其中最核心的一点就是“发现人”——在人和事件的关系中、在人和环境等的矛盾中去“展现人内心的力量”,去“表现人性的复杂”。


于是,大象老师指出,编导的认知决定了片子的高度,编导要感动身受,要保持同情之心,要把“巨人”、“凡人”一起平等的放到“人”的天平上。所以,拍摄纪录片的过程其实也是编导“重塑自我人格”的过程。

纪录片是一门综合的艺术,大象老师还结合在《感动中国》中担任解说的经验谈到了“声音的景别”和“声音的语态”,提出“所有的艺术在更高的境界上都是控制”的观点。

大象老师还对广电编专业学生袁帅的毕业作品《小星星随想曲》进行了点评,认为该片具有很好的选题和剪辑的节奏,建议坚持拍摄,让片子具有“时间的重量”和“结构的力量”。


讲座最后,大象老师希望同学们多观片、多读书、多思考,在门槛不高的视频创作领域做到有技术、有态度、有情感、有追求,拍摄出更好的作品,展现自己眼中真善美的世界。

 

文字:马楷博 孟阳阳

图片:李新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