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晚,山东省文联电影家协会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于海丰女士应我院师生之邀,在长清区办公楼报告厅成功举办《浅谈微电影编剧与创作暨第九届山东青年微电影大赛推介》讲座,传媒学院负责人及近200余名师生莅临现场,共同聆听了此次讲座。传媒学院副教授刘强博士担任此次讲座的学术主持。此次讲座也是“传媒大讲堂”系列讲座及教师党支部“硕博论坛”之一。
于海丰是山东省文联电影家协会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中国电影家协会理事,中国电影文学学会会员,首届山东省德艺双馨青年艺术人才获得者。曾先后策划组织过“首届全国特型演员与领袖形象的塑造研讨会”、“金鸡百花电影节电影作品初评”、“中日电影文学剧作研讨会”、“山东青年微电影大赛”等中外电影艺术的评奖、研讨、表彰、比赛等大型品牌活动。发起的山东籍电影艺术家“常回家看看”的活动,曾在全国电影界引起广泛关注和影响,由她策划并创作的电影《毛泽东的亲家》荣获全国电视电影百合奖一等奖。
于海丰首先援引美国著名编剧悉德·菲尔德以及中国编剧王兴东的话语来充分论述了电影编剧在整个电影创作的重要性,指出剧本是一剧之本,是电影的灵魂和依据,它可以决定一部影片的题材选择、情节构思、人物设置、对话等等,著名编剧王兴东曾说:“一部电影,首先是编剧的发现,然后由导演去再现,演员去体现,摄影去呈现,制片商去实现,放映部门去展现。展现什么?展现编剧艰辛的发现!编剧是电影故事的主权人。”于海丰引用这一观点指出电影的一切都是从剧本开始的。
紧接着,于海丰又全面而透彻的分析了编剧应该把握的几个问题,如题材的选取、人物的塑造、主题立意的提升、结构起承转合的设计、细节的萃取等等。她从自己多年担任山东青年微电影大赛承办者和评委出发,结合大量的实例为同学讲解了微电影编剧应该注意的诸多问题以及编剧技巧。其援引的《黑洞》、《留爱,不留债》、《最后的编织》等几段微电影,不仅感人至深、发人深省,给同学以心灵的洗礼和人生的启迪,同时又充分体现出微电影“微言大义”“见微知著”的艺术魅力,对同学从事微电影编剧创作不无启发意义。
正如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电影文学学会会长王兴东在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所言:“当下文艺原创疲软主要是急功近利,心态浮躁。改编多了,原创少了;模仿多了,创新少了;离银行近了,离生活远了;离网络近了,离群众远了。拆别人的旧毛衣重织一遍,买外国版权贴中国标签。”针对当下国产电影原创不足、模仿跟风、复制翻拍、题材雷同、形象匮乏等一系列问题,于海丰向在座同学提出了“眼勤、手勤、腿勤”的要求,希望同学们能敏而好学、勤学多练、知行合一。她援引拿破仑名言“世界上只有两种力量——利剑和精神,从长远说,精神总能征服利剑”,鼓励同学创作出更富有人文精神、更富有社会责任感的优秀作品, 从而做到“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最后,于海丰还向全体师生推介了“第九届山东青年微电影大赛”活动事宜,鼓励传媒学子积极创作,踊跃参赛,希望传媒学子以此为契机,多出优秀作品,再创佳绩。
此次讲座,于海丰旁征博引,引经据典,资料生动翔实,讲解深入浅出,对同学们从事微电影的编剧与创作都极具启发和指导意义,令人受益匪浅,在师生中产生了极大的反响。据悉,“传媒大讲堂”及教师党支部“硕博论坛”还将陆续邀请省内外专家学者为我院学子带来更加精彩的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