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由山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山东艺术学院主办,山东艺术学院传媒学院承办的山东社科论坛“知与行——媒介融合语境下影视艺术的创新与创意”学术研讨会在山东艺术学院长清校区图书馆报告厅举行。山东艺术学院校长王力克,山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成员、副主席张宏明,山东省电影家协会主席于海丰等出席。开幕式由山东艺术学院副校长刘晓静主持。来自中央民族大学、上海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等省内外影视专家学者100余人莅临研讨会现场,共同围绕“创新与颠覆:影视发展新生态”“挑战与革新:影视教育新常态”两个专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王力克作了题为《坚持现实主义道路,培养优秀艺术人才》专题报告,他从现实主义道路的现实意义、现实主义道路的现实表现、现实主义道路的传承发展三个方面论述了现实主义道路问题。他指出,山艺发展的历程及取得的辉煌成绩,都得益于现实主义道路,现实主义道路是学校立校之本,学校的教育教学、创作实践、学术研究都是也理应围绕着现实主义道路进行构建。他细致梳理了山东艺术学院发展历史,希望通过围绕现实主义道路的讨论,明确学校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的方向,继承和发扬优良的办学传统,促进教育教学、创作实践、学术研究和社会服务水平的不断提高,为推动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培养更多优秀艺术人才。
中国电影家协会秘书长饶曙光作了题为《“新时代”与中国电影新发展新境界》学术讲座。他认为,随着党的十九大的胜利召开,中国电影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他梳理了中国电影面临的好莱坞电影冲击、观众群体结构性变化等十大挑战,指出要解决中国电影产业当下矛盾,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中国电影工业化体系建设,有序推进中国电影工业化水平特别是电影重工业能力,超越“唯票房论”,创作和生产合格的、优质的“拳头性”产品、重工业产品、高概念电影。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陈旭光作了题为《媒介融合背景下电影创新问题的传统文化资源转化整合问题》讲座。他分析了媒介融合背景下数字技术与互联网引发了一场文化的革命,也即“媒介文化革命”。他提出“艺术创新何为”的命题,认为文化必须要进行创新,必须进行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唯有如此,新型、和谐、富有生机与活力的世界文化才会在冲突与融合的必要的张力中健康和谐地发展。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张德祥作了《坚定文化自信,凝聚中国力量》专题报告。他阐述了“文化自信”提出的背景和意义,并以《长城》为例,指出要正确认识中华文化的基因与传统。他认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中国文化、中国文艺指出了明确方向,即要坚定文化自信,实现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张教授指出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需要文化的觉醒与自信,需要中国气派、中国作风、中国力量。中国传媒大学李胜利教授作了《融媒体环境下高校戏剧影视类专业设置的思考》的报告。他分析了戏剧与影视学一级学科设置的背景和原因、当前戏剧与影视学专业建设方面的一些问题,认为戏剧影视学专业建设问题很多、影响很大,影响着学生、学校未来发展,影响着人文中国的建设,改革迫在眉睫且任重道远,应予以更多关注。山东影视传媒集团副总经理牛烟生在《影视艺术创作、影视艺术教学中的理论与实践》的报告中,结合自己长期在一线的实践经验,从题材、主题、人物、情感、视听元素、节奏、后期制作等几大方面分析了优秀影视剧的特点与标准,强调应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改变传统影视剧创作模式。并对影视艺术教学存在问题及今后发展提出了独到的见解。中国传媒大学副教授司若作了《数说中国电影受众市场》的报告。他介绍了该报告研究背景、调查方法、统计过程,细致分析了中国电影市场的受众人口统计特征、受众观影行为特征、心理特征。
在随后的“专家工作坊”环节,著名纪录片导演焦波、王向群携学生北川的纪录电影《轮椅女孩》在传媒演播厅进行了放映,并与现场数百名专家、学生进行学术交流。与会专家学者围绕该纪录片选材、人物关系、叙事手法、意象、结尾设置等各方面问题进行了交流研讨。
这次研讨会虽只有短短的一天时间,但对媒体融合时代的影视艺术创新发展进行了较为全面、深入的前沿探讨,达到了预期效果,这也为学校影视课程教育改革的深化、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群)建设等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可资借鉴的实践经验。
(供稿:传媒学院 作者:刘强 审核:孙希宝 摄影:吴兴君 编审:吴兴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