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随一夜去,春逐五更来。3月27日-28日,传媒学院教师一行9人在刘昂院长带领下赴中国传媒大学、北京电影学院开展考察交流。此次考察也是传媒学院为建设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培育立项专业(群)、更好的深化本科生学分制改革而开展的一次考察学习。传媒学院院长刘昂及广播电视编导、影视摄影与制作、数字媒体艺术、动画等四大专业的系主任及骨干教师共9人先后来到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凤凰学院、实践实验教学中心以及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影视技术系、数字媒体艺术系等7个教学单位进行了深入的考察学习,详细了解该学院的人才培养方案、学科建设、学分制体系、产学研模式等等,并达成一系列双向交流合作意向。
3月27日上午,传媒学院考察团首先来到了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电视学院常务副院长曾祥敏教授、电视系副主任田维钢教授、教务主任王静、新闻传播学部副主任付海钲参加了座谈会。曾祥敏院长首先对我院一行9人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学院的办学历史、人才培养方案构架、专业设置、实践教学体系、发展特色、就业创业等方面的基本情况。
据了解,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作为国内历史最久、声誉最高的电视专业教育机构,始终引领着我国电视教育的发展。四十多年来,电视学院建立了科学完善的教育体系,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现开设的五个本科专业中,广播电视编导(电视编辑方向)、广播电视学、编辑出版学(新媒体方向)三个专业始终稳居国内同类专业首位,广播电视学(电视摄影方向)也以培养出30多位省级电视台台长、副台长的教学成果为我国电视教育发展史留下最富传奇性的一笔,而电视学院在广播电视新闻学、广播电视艺术学、传播学、编辑出版学各专业领域的硕士、博士教育更是享有盛誉。
曾院长重点向传媒考察团介绍了曾获得2009年度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及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的《21世纪传媒人才综合素质五条线教学体系》这一特色教学成果,指出电视学院之所以人才培养成绩斐然,源于在人才培养和教学管理中,牢牢贯彻 “理论线”、“外语线”“写作线”、“创作线”、“观摩线”五条线齐头并进的教学理念,课程构架上既要有差异化的专业课程设计,同时开设多门院级选修课,尝试跨专业、跨院部选修课,同时注意课程体系的创新和完善,不断探索和吸纳最前沿的理论。以开设英语实验班、工作坊、出国交流的方式来加强优秀拔尖人才的培育选拔,同时提出“以活动代创作”的教学理念,鼓励学生参加“一分钟”影像大赛系列活动、平遥国际摄影节、伯恩斯坦电影节、法国飞帕电视节等一系列国内外赛事,极大提高了学生的创作能力和创作水平。
座谈会后,电视学院还带领考察团参观了该学院的电视演播室,并交流了实验室管理、设备维护、场馆使用等问题。
同时,双方还就如何更好的开展广播电视编导(电视编辑方向)跨校辅修/双学位专业事宜达成了合作意向,为推动培养拥有多重学科视野,能够胜任各种媒介形态下的节目策划与运营,同时具备采访、写作、导演、编排、拍摄、编辑等多种实践操作能力的多层次复合型人才而努力。
随后传媒学院考察团又赶赴中国传媒大学凤凰学院进行实地座谈考察,受到了凤凰学院执行院长刘江波总经理、副院长司若博士、教学总监魏靖如等人的热情接待。
刘院长首先向考察团介绍了凤凰学院的基本情况,并着重介绍了凤凰学院的“产品树”,即青少年语言中心、凤凰商学院、凤凰政府项目中心“三个中心”和传媒一号“一个平台”,学院积极在节目研发、内容生产、科研合作、社会服务等多个领域锐意开拓,现已打造成极具影响力的集产学研于一体的传媒教育机构。随后考察团针对凤凰学院的专业设置、课程体系、项目培育、产业开发、自媒体公号经营等内容进行了深入的考察学习,其先进的办学理念、精准的专业定位、多层次的办学体系、产学研于一体的完善的办学模式都给考察团以很大的启发。
传媒考察团随后马不停蹄奔赴中传媒考察第三站——中国传媒大学实践实验教学中心(中传电视台)。 中传电视台现下设办公室、教学部、总编室、新闻部、新媒体部、节目部、研发部、技术部,拥有一支实力雄厚的新闻采编、节目制作、产品研发、技术开发与支持和管理队伍。现有学生记者团成员一千余人,覆盖校内各个学院、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开设近50 门实训教学课程,拥有20 档自创栏目,涵盖了新闻类、专题类、访谈类、综艺类等各种节目形态,历年来多次获得高校电视奖等奖项。综合频道每周7天,于每天8:30-14:30、16:30-22:30 连续播出,实现每天播出12 小时。
传媒考察团先后实地考察了电视台80 平方米、100 平方米、400 平方米、1400平方米等四个演播室,高端先进齐备的播录制作设备、完善的实验室管理制度、整洁有序的演播室环境,让考察团成员赞不绝口。而电视台所发挥的宣传教育功能以及学生专业实践实训功能更是给我院如何有效推进学分制改革、提高学生实践实训能力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宝贵经验。
3月28日,传媒考察团一行又奔赴北京电影学院进行学习考察,考察团兵分两路,分别赴动画学院、影视技术系、数字媒体学院等三个学院进行了考察交流。
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成立于2000年,以培养动画导演、高级动画创作、制作人才为主要目标。多年来,曾培养出阿达(动画片《三个和尚》的导演)、戴铁郎(动画片《黑猫警长》的导演)、严定宪(动画片《哪吒闹海》的导演)、林文肖(动画片《雪孩子》的导演)、胡进庆(水墨剪纸动画片《鹬蚌相争》的导演)等老一辈动画艺术家和一大批中、青年动画导演及优秀动画人才,为中国动画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2000年,北京电影学院为了适应动画发展的需要,在动画专业的基础上成立了全国第一所动画学院。现开设了一个博士研究方向(电影艺术创作理论方向)、六个硕士研究方向(动画创作及理论方向、动画创作与多媒体应用方向、动画史论方向、动画剧作方向、电视动画制片方向和动漫策划方向),五个本科专业方向(动画艺术方向、电脑动画方向、漫画方向、游戏设计和动漫策划方向)。动画学院充分利用传统动画教学优势与计算机数字新科技相结合的模式,以动画创作为主,兼顾电影、游戏、多媒体等各个学科的学习创作以及相关理论和史论的研究;广泛开展国际交流活动,进行开放式教学,保证“教”和“学”保持最新观念。
在考察中,传媒考察团先实地考察了动画学院的动画实验室 、游戏实验室、定格实验室、5D(立体动感)动画电影实验室、3D沉浸式实验室等各类实验室,世界先进水平的配套教育设施为本院的教学创作和科研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而教师工作坊制度和学生工作室的建立,都成为优秀人才培养的重要模式。在考察中了解到,动画学院坚持理论研究和创作实践相结合的办学理念,专业教师坚持创作,以带动教学同时积极鼓励学生进行具有独立精神与创作性的动画创作,并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多年来教师和学生的作品多次在国内外获奖。而2001年12月动画学院创立的“动画学院奖”专业性动画评奖活动,现已成功举办十五届,成为一个非常有影响力的国内外动画交流活动。
北京电影学院于2003年3月成立了数字媒体技术研究所,致力于电影高新技术的研究和该领域研究生的培养工作;2005年,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成立了影视技术系,承担了电影高新技术领域的本科生培养工作。影视技术系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专业型、复合型、实践型和开放型的办学理念,依托影像评测实验室、数字电影实验室、3D电影技术实验室、特种电影实验室和电影虚拟制作实验室,这5个专业实验室的科研和制作环境,在人才培养上贯彻开放式、启发式、互动式的教学理念,定期组织学生参加国家级影视制作基地的社会实践、国际一流影视技术和制作公司考察、国际顶级电影技术展会和论坛学习、国际先进影像技术研修工作坊等教学实践活动,强化课堂知识,提升专业素质,提高学生对行业最新技术的掌握水平,使学生在理论基础、专业能力、审美素养和国际视野等多方面均得到充分锻炼和提高。现在该系在数字电影制作、特种电影制作和电影虚拟制作等领域研究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确立了行业领先的地位。深厚的办学底蕴、国际化的办学思路、国际一流的技术水准让考察团成员深受冲击和震撼。
北京电影学院数字媒体学院则是一个整合国内国外顶级艺术家和科学家,聚焦基于交互媒体的内容创作,探索综合计算机技术、交互设计、影像叙事的创意应用,着力培养具备综合文化素养、创新精神的未来影像艺术人才,数字媒体技术和艺术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的学院。该专业以影视艺术为基础,电影、游戏、新媒体产业为依托,掌握数字媒体艺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学习数字媒体艺术的各种艺术形态和前沿技术,艺术理论、设计类、计算机类、交互艺术类、游戏、虚拟影像设计类、交互媒体创作等课程。包括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人工智能(AI)等高端科技在交互艺术设计领域的创新应用,建立学生们高科技语言进行艺术创新的思维。现该学院专业教师具有计算机技术、交互设计、游戏设计、动画创作与多媒体应用、数字影像创作等多领域研究背景,形成了科学、艺术和人文相融合的专业特色与优势。
为期两天的考察时间紧,节奏密集,在两大院校7个院系的考察中,传媒教师深入了解了每个专业的专业定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方案、产学研模式、教学管理经验、艺术创作实践实训的开展、实验室管理等内容,并达成了一系列合作交流意向。整个考察卓有成效,收获颇丰。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相信这次考察对于我院今后的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课程体系的完善、学分制改革的推进、教师队伍素质的优化、艺术创作质量的提高、实验室的管理等等都将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